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学习好、领会深、把握准习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才能从更高站位更深层次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大党之兴”和“大国之治”,才会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管党治党、兴党强党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坚定自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对改革开放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对发挥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稳致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论断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联,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重大原则、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国家治理进行的完善和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习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这既是对统一战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青年时代,是拔节向上的关键时期。习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谆谆嘱托中饱含着习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深情勉励和殷切期待。只有在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能让青春拔节向上,不畏坎坷、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习书记高度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多次强调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充分借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生态智慧,强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进一步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鲜明品格。